彼时青衫

一段可怜风月

【南渡北归】11/06/17 迟到两年的读书笔记

今天看同学发关于读书感想的说说提到了南渡北归,我一阵恍惚,虽然大学才读一年,高中时的事情也像恍如隔世。

忆记纷纭
百感交集

也就一些乱糟糟的想法,脑电波一闪而过,大多数时候都是提笔忘言的,写出来的不如想的万一。

————————————————————

看南渡北归已经是两年前的事情了,高二结束的时候收到的生日礼物,因为高中确实是学业很紧张,断断续续三本用了一年才看完。

印象最深刻是陈寅恪先生说的,
南渡自应思往事,北归端恐待来生。

我那时候还小啊,每天最担心的就是段考排名,没有日日夜夜为了一段找不到的资料辗转反侧,唯一的消遣就是翻万历野获编和沈德符一起暗搓搓地笑严世蕃是个抱来的独眼龙或是高拱在内阁有个外号叫高大胡子。

没有因为史记里一句似是而非的批语与人争得面红耳赤,
没有因为看晋书或是笺疏而感到一种天命难违的无力感。

高二的我因为胡宗宪而打开明史,虽说于一扇缝隙窥见了火种,到底还是个史圈小白,在屏幕后见别人你一句夏贵溪如何如何我一句徐少湖怎样怎样引经据典侃侃而谈只觉得如花隔云端——我连嘉靖一朝那些首辅的字都记不全的。于是一点一点学,一点一点记,那么些生僻偏冷的笔记一本一本看,有些没有出版的只能找PDF 打印出版了的也是贵的离谱,每个月那一点零花钱全都折在上面。

一是要谢谢我姨娘,一到过年就送我新华书店的卡,不然新华书店那从不打折的标价我绝不敢每周去囫囵过一遭。
二是要感谢那些同学,过生日都知道送我书为我的待看书目添砖加瓦,并且愿意容忍我这个每周五逛书店一约人肯定在书店的怪习惯。


高二的我看不懂陈寅恪的无奈,不明白他说历史上三次衣冠南渡,前两次都无北归之时,其中藏了多少踧踖惶恐。
待到读魏晋史,南北风景不殊,山河异也,温嶠与王导相对而泣,“忠慨洋烈,言与泗俱”——晋人南渡后心心念念想着北归,到死也不能化作衡阳雁飞回旧都故土。

也不是没有名将,前有祖逖后有谢玄。
一个数年江南皆为晋土
一个淮水之滨小儿辈大破贼
祖豫州和谢家的芝兰玉树都是不世出的名将,可即使平定河北也是功亏一篑,难怪祖逖临死前说天欲杀我。

只能说大概真的是天命如此。

彼黍离离,彼黍离离。

这样的故事读得多了,多少有点感触:山河不再,国破家亡,我对着北方看多少遍,死去的故友亲人也不能复生,过往那些醉生梦死歌舞升平,都随着黄河之水滚滚东逝一去不回。

建康长安,道阻且长,音尘寂寥,永望增叹。
 
举目见日,尚不见长安。

好在这第三次南渡,陈寅恪到底是看见了北归之日,并且再没有离开。他婉拒了傅斯年赴台的邀约,留在了大陆。

万幸万幸,先生终究没像于右任诸公,只能于高山之上遥望故乡。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
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
国有殇

评论(5)

热度(63)

  1. 共4人收藏了此文字
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